为什么遇见婚内恋会使年轻夫妇重返传统

一般来说,中国夫妇等到他们考虑结婚之后,再将伴侣介绍给父母。 如今,大多数年轻的中国人都相信可以自由选择伴侣并避免使用专业的媒人,但许多人仍然强调必须在结婚前获得父母的批准。

当然,需要父母的认可不仅仅是中国的现象。 但是,在这里,婚姻的天价成本使情况更加恶化。 希望许多年轻人在打结之前拥有房屋,并在购买时依靠父母的经济援助。 传统上,家庭还会在豪华婚礼上投入大量现金,并且不想将钱浪费在给孩子的二流伴侣身上。

所有这些意味着,饱受爱情折磨的中国人往往比西方人更重视父母对伴侣的看法。 但是,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代际差异会破坏那些最重要的初次见面的机会。 最近的一个例子是来自北方省份河北的年轻人赵正楷,他的故事首先在《重庆晚报》上发表,后来在全国媒体上广泛分享。

春节期间,赵将女友从重庆带回了他的家乡。 起初,赵的家人,朋友和邻居都讨好顾,并评论了她的美丽。 然而,很快,她原本微妙的敏感性将会议变成了一场噩梦。 在拒绝帮助制作传统的饺子后,抱怨家人的厨房冷,有臭味,在其他家人忙于做家务时睡得很晚,赵及其家人指责顾先生懒惰,于是她提早回家。

在网上,辩论的焦点是妇女是否必须进行家务活,以赢得未来潜在的姻亲批准。 《重庆晚报》收到了与赵家一家人在一起的妇女的80多个回应,其中许多人说参加家务劳动表明该妇女辛勤工作。 其他人补充说,妇女应注意不要在家庭中与男朋友见面,以免显得霸气。

在中国,社会对女性美德的期望表明,女性应该表现出服从,礼貌,关怀和勤奋。 近年来,已经出现了许多讲习班,旨在讲授所谓的女性美德的妇女,这一趋势已引起了更进取的群体的谴责。 在辽宁省东北部的抚顺市,有一个这样的讲习班的女老师被记录下来,声称女人天生不如男人,不应该追求自己的事业,而应该为丈夫服务。

美德课程吸引了具有不同背景和学历的妇女,并声称自己只是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以此证明自己的存在。 目前,中央政府的目标是监督中国传统主义的复兴,这一举动已经引起了公众的兴趣,例如穿着长而飘逸的学者袍子。 女性美德阶层正在背负这一趋势,通过唤起压迫妇女的深层文化规范来合法化自己的厌女症。

一些妇女应丈夫或男性家庭成员的要求参加美德课程,而另一些妇女似乎是按照自己的意愿报名参加的,或者按照朋友的建议参加讲习班。 所有这些都引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一些中国女性积极选择与男性相比地位进一步降低的活动?

我自己的理论是,许多已婚中国妇女面临着严重的,看似无法解决的压迫以及情感上或身体上的虐待。 许多人生活在对男性男性家庭成员的恐惧中,或者因自己缺乏成就感而责备自己,不愿与丈夫离婚。 在这种环境下,听取自封的老师讲讲所谓的女性美德可能是一种宣泄的经历。

如今,尽管性别平等的口号在中国已广为人知,但社会仍然是系统性的父权制国家。 尽管许多年轻的中国人认识到上述原型已过时,但他们并没有始终如一地挑战它们。 结果,年轻夫妇经常会遇到脱节的情况,因此他们在彼此独立时会在平等的基础上互动,但在大型社交聚会上(例如,当女人第一次与男友的父母见面时),男人更喜欢女人遵守历史悠久的服从,服从和顺从形式。

除了北京,上海和广州等一线城市外,大多数中国社会仍对一系列性别角色感到敬佩,这些角色决定男人在政治,经济和工作的“外部”世界中占主导地位,而女人在女性中占主导地位统治“内部”或“国内”世界。 拒绝履行这些角色的夫妇会受到歧视:男人常常因为没有“掌握”自己的伴侣而变得软弱或怕烦,而女人则具有霸气和控制能力。

女人与男友的父母见面很麻烦,但同样的规则适用于第一次与女友家人见面的男人。 传统上有思想的中国父母经常从经济的角度看待女儿的丈夫的价值,因此男人期望他们的薪水,房屋所有权和未来的工作前景受到打击。 他们的成功永远取决于他们拥有的力量和财富。

过时的父权制思想压制男人和女人,但推翻性别规范是一个疲惫的过程。 对于许多夫妻来说,在公开场合更容易假装遵循既定惯例,以免引起父母,家人和朋友的不满。 尽管它们的整合是一个立面,但它仍然是一种生存本能。

译者:Kilian O’Donnell; 编辑:张波和马修·沃尔什。

(标题图片:肖木宜/ VCG)

最初于 2018 年3月12日 发布在 www.sixthtone.com 上。